执业兽医坐诊
无隐形消费
未接诊可退款
萌宠科普 猫咪驱虫后呕吐死亡,“凶手”究竟是谁
猫咪驱虫后呕吐死亡,“凶手”究竟是谁
80次浏览

编撰人

狗狗专家 猫咪专家

执业编号:A012*****0022
问医生

驱虫药引发的致死事件多源于成分毒性、剂量错误或个体敏感性。猫因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,对酚类化合物代谢能力极弱,常见犬用驱虫药含有的Permethrin(氯菊酯)对猫具有神经毒性,0.5%浓度即可引发震颤、抽搐甚至死亡。即便标注“猫用”的产品,如含伊维菌素成分,超过0.3mg/kg会导致中枢抑制;塞拉菌素对6周龄以下幼猫可能引发共济失调。药物联用风险常被忽视:使用外用驱虫滴剂后洗澡会改变皮脂分布浓度,内驱药与抗生素联用加重肝肾负担。驱虫时机不当同样危险:应激状态下(如刚接种疫苗、环境改变)给药会降低毒物耐受阈值。隐性健康问题如先天性门脉分流、慢性肾病猫咪,常规剂量也可能引发急性中毒。中毒初期症状包括呕吐(可能带血)、瞳孔散大、肌肉震颤,后期进展为呼吸衰竭。急救需在2小时内进行,静脉注射脂溶性溶液加速药物代谢,使用美士巴莫镇静。预防策略包括:严格区分猫犬用药,使用前称重精确计算剂量,外用药佩戴伊丽莎白圈防舔舐,多猫家庭隔离给药。建议选择安全性更高的非泼罗尼+甲氧普烯成分外用药,内驱优选吡喹酮+芬苯达唑组合。驱虫后48小时密切观察,出现异常立即停用并联系兽医。

立即问宠医

执业兽医师1v1在线问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