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业兽医坐诊
无隐形消费
未接诊可退款
萌宠问答 仓鼠湿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
仓鼠湿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
157次浏览

编撰人

狗狗专家 猫咪专家

执业编号:A012*****0236
问医生

“湿尾症”是仓鼠(尤其是幼年仓鼠)常见的致命性疾病,正式名称为“增生性回肠炎”,主要由细菌感染(如Lawsonia intracellularis)引起。该病最典型的症状是尾部及肛门周围毛发湿黏、脏污,伴随严重腹泻、恶臭粪便、食欲废绝、精神萎靡、弓背蜷缩,甚至脱水死亡。湿尾症传染性强,多发于环境脏乱、饲养密度过高或免疫力低下的仓鼠。

湿尾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,首先是卫生条件差,如垫材长期未更换、饮水或食物污染,导致致病菌滋生。其次是应激反应,如长途运输、环境突变、过度惊吓等,使仓鼠抵抗力下降。此外,饮食不当(如喂食变质饲料或高糖高脂食物)也可能诱发肠道菌群失衡。湿尾症进展极快,若不及时治疗,仓鼠可能在2-3天内死亡。

一旦发现疑似湿尾症状,必须立即隔离病鼠,彻底清洁并消毒笼具,更换干净的垫材和饮水。轻微症状可尝试喂食益生菌调节肠胃,但严重情况需尽快就医,兽医通常会使用抗生素(如恩诺沙星)、止泻药及补液治疗。预防湿尾症的关键在于保持饲养环境干燥清洁,定期更换垫材,避免仓鼠接触脏污环境;新购仓鼠应隔离观察一周,确保健康后再合笼;减少不必要的应激,如频繁抓握或突然更换环境。

立即问宠医

执业兽医师1v1在线问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