鹦鹉掉毛现象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


编撰人
狗狗专家 猫咪专家
执业编号:A012*****0022
问医生
鹦鹉掉毛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。正常换羽每年2次(春秋季),持续6-8周,飞羽对称脱落且同时有新羽管长出,期间需补充含硫氨基酸(蛋黄、芝麻)。应激性掉毛常见于环境突变(搬迁、新宠物加入),表现为胸腹部羽毛被自己啄落,使用费洛蒙喷雾可缓解焦虑。营养缺乏(特别是蛋白质<15%或缺锌)会导致羽毛脆弱易断,添加螺旋藻粉(每日0.5g)和新鲜果蔬可改善。寄生虫感染(如羽虱)引发局部脱毛伴皮肤结痂,用伊维菌素喷雾处理(避开眼鼻)。真菌性皮炎(曲霉菌感染)形成圆形秃斑,需口服伊曲康唑(5mg/kg)并紫外线消毒笼具。行为问题如无聊啄羽,需增加玩具(皮革条、铃铛)和每日2小时出笼活动。激素失衡(甲状腺功能减退)导致全身性脱毛,检测T4水平后补充左旋甲状腺素。特殊注意:亚马逊鹦鹉的"粉羽症"是正常现象,但金刚鹦鹉掉粉过多可能预示呼吸道问题。换羽期补充维生素A(胡萝卜)可加速新羽生长,避免羽毛鞘残留。
©版权归萌宠医所有,未经授权的转载不得对内容进行演绎修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