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门氏菌病怎么防治


编撰人
狗狗专家 猫咪专家
执业编号:A01201****282
问医生
沙门氏菌病是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,犬类感染多源于食用污染生肉、鸡蛋或接触带菌动物粪便。潜伏期12-72小时内,症状包括急性水样腹泻(可能带血)、呕吐、高热(40℃以上)及腹部压痛,幼犬和免疫抑制犬可能出现败血症或脑膜炎。诊断依靠粪便PCR检测或血液培养,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:静脉补液纠正脱水,止吐药(马罗匹坦)控制呕吐,抗生素(如恩诺沙星)仅限重症或菌血症使用,滥用可能加剧耐药性。预防需多维度管理:禁止喂食生骨肉(冷冻无法彻底灭菌),禽类产品必须煮熟;接触爬行动物(龟、蜥蜴为常见携带者)后彻底洗手;环境消毒选用过硫酸钾复合物(如卫可)而非普通消毒液,重点清洁食盆及排泄区域。人畜交叉感染风险极高,处理病犬排泄物需戴手套并用沸水冲洗污染表面,儿童、孕妇及老人应避免接触患病犬。康复期喂养应遵循低脂易消化原则,如处方罐头搭配益生菌(布拉氏酵母菌)恢复肠道菌群。疫区或集体养犬场所建议接种沙门氏菌疫苗,但保护率约60%-70%,不能替代卫生管理。值得注意的是,10%-15%康复犬会成为无症状带菌者,持续排菌达6周,需隔离观察并重复检测三次阴性方可解除限制。
©版权归萌宠医所有,未经授权的转载不得对内容进行演绎修改。